辛亥革命後,吳景濂出任奉天保安會副會長、奉天民政長,並以奉天代表出席南京各省代表會。1912年,任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任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並以一票之差擊敗同盟會的張紹曾,出任參議院議長。1913年吳景濂任眾議院議員,並組織統一共和黨,後該黨併入國民黨,吳景濂任國民黨理事、副理事長等。後吳景濂反對袁世凱稱帝,而遭通緝,遂返東北發起三省公民討袁大會;帝制結束後,吳景濂回任眾議院議員,組織憲政商榷會(後為益友社)、憲法研究會等。1917年5月,吳景濂取代湯化龍,獲選為眾議院議長;不久護法戰爭爆發,吳景濂率部分議員南下廣州,任護法國會衆議院議長,選舉孫中山為海陸軍大元帥,建立護法軍政府,出任軍政府高等顧問。1920年吳景濂與孫中山中斷合作,轉赴上海、東北活動。第一次直奉戰爭後,直系政府恢復民元國會,吳景濂又回北京任眾議院議長;但他涉入曹錕賄選,威信盡失,組閣計畫被吳佩孚北葛,又遭國會反對派攻擊,只得避居天津,退出政界。二次直奉戰爭後吳景濂企圖重回政府,但因參與曹錕賄選遭奉系與廣州方面通緝,吳景濂遂轉往日本,輾轉至天津法租界隱居,任天津耀華學校管理委員。抗戰期間吳景濂拒絕與日本合作,於1944年1月24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