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張嘉璈
張嘉璈 1889-1979
張嘉璈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嘉璈
生日
1889年11月13日
卒日
1979年10月15日
籍貫
江蘇省嘉定縣(今屬上海)
組織
江浙財團、中國國民黨(政學系)
學歷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財經科
相關事件
張嘉璈,字公權,江蘇寶山(今屬上海)人,民國時期政治人物、學者,江浙財閥要人,也是張幼儀之兄、張君勱之弟。

張嘉璈出生於江蘇嘉定,幼年時隨家人遷居寶山,1901年進入上海廣方言館就讀,主修法文,不久轉入寶山縣學堂。張嘉璈於1904年中秀才,次年考入北京高等工業學堂,又轉赴日本,入慶應義塾大學財經科。張嘉璈於1909年畢業返國,於郵傳部擔任司員並編輯《郵傳公報》。辛亥革命期間,張嘉璈離職返鄉,至浙江都督朱瑞部下擔任秘書,民國成立後出任北京參議院秘書長。

1913年,張嘉璈為中國銀行總裁湯覺頓推薦,出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之後升任總經理、副總裁等,於銀行界活動二十餘年,被視為江浙財閥的核心人物。1932年,張嘉璈出任中央銀行理事,後又擔任常務理事、監事等,並於1935年離開中國銀行,改任中央信託局長、又兼任鐵道部長。抗戰期間,張嘉璈於1938年出任交通部長,1940年兼任運輸統制局副主任等。

戰後,張嘉璈出任軍委會委員長東北行營經濟委員會主委、長春鐵路公司理事長等,負責接收日本在東北的經濟建設,於1947年就任央行總裁兼中央信託局理事長,但在國共內戰後期的經濟困局下,張嘉璈難有建樹,遂於1948年辭職。1949年,張嘉璈應聘赴澳洲,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經濟系任教,1953年起定居美國,並在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胡佛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任職,期間亦曾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臺灣大學講學。1979年10月15日,張嘉璈在美國加州逝世。著有《中國鐵路發展史》、《通貨膨脹的螺旋:1939 – 1950年在中國的經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