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黃郛
黃郛 1880-1938
黃郛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生日
1880年03月08日
卒日
1936年12月06日
籍貫
浙江省上虞縣
組織
中國國民黨(政學系)
學歷
日本東京振武學校
相關事件
黃郛,原名紹麟,字膺白,號昭甫,別字天生,筆名以太,浙江上虞人,民國初年政治人物,曾任國務總理。

黃郛原籍浙江嘉興,少年入縣學;1904年轉入浙江武備學堂,次年再獲官費留日,入東京振武學校,同年加入同盟會,並參與「鐵血丈夫團」的成立,結識蔣中正、張群等人。黃郛於1908年畢業,至日本陸軍測量局見習,1910年學成回國,於北京軍諮府、官報局等處任職。

武昌起義後,黃郛前往上海參戰,在陳其美部下任參謀長兼滬軍第二師師長,臨時政府成立後,黃郛轉任兵站總監,後改任江蘇都督府參謀長。二次革命期間,黃郛協助陳其美響應,失敗後逃亡日本,再轉往美國;1916年護國戰爭期間,黃郛曾潛回浙江活動。1921年,黃郛出任中國參加華盛頓會議之代表,次年回國,任外交總長、教育總長等,並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1924年,馮玉祥與黃郛合謀發動北京政變,使曹錕政權垮台,黃郛出任代理國務總理並攝行大總統職務;但黃郛內閣受到奉系抵制,一個月後即被段祺瑞職政府取代,黃郛辭職並至天津居住。

1927年,黃郛南下參加國民政府,在蔣中正支持下出任上海市長,後亦隨蔣中正下野而辭職。1928年,蔣中正復出,黃郛亦出任外交部長,但他在五三慘案中毫無作為而遭到輿論攻擊,被迫辭職,淡出政界。此後,黃郛多半在野活動,並支持張群、楊永泰之新政學系;1933年,黃郛出任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長,後再任內政部長、國民政府委員等。1936年12月6日,黃郛於上海病逝。著有《歐戰之教訓與中國之將來》、《戰後之世界》等。相關資料亦編成《亦雲回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