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華盛頓會議
華盛頓會議
時間
1921年11月12日 ~ 1922年02月06日
地點
華盛頓
相關人物
施肇基
、
顧維鈞
、
王寵惠
資料來源:中文百科在線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華盛頓會議是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由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葡萄牙、中國九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國際會議。議程主要有兩項:一是限制海軍軍備問題,二是太平洋和遠東問題;因此組成「限制軍備委員會」和「太平洋及遠東問題委員會」兩個委員會。其中「太平洋和遠東問題」就包括了各國在華的利益分配。該會議的主要成果包括三個重要條約:四國公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九國公約。這三個公約統稱「華盛頓條約」。
背景:
一次大戰結束後,1919年舉行的巴黎和會所建立的凡爾賽體系,暫時協調了戰勝國在西方的相互關係。但在遠東、太平洋地區,各國之間的矛盾仍很尖銳。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有利條件,積極在東亞進一步擴展勢力。美國一方面對巴黎和會的結果不滿,另一方面對日本擴張不安,急欲拆散英日同盟,從而導致美日矛盾迅速發展。同時,列強的爭奪也導致各國海軍軍備競賽的加劇。在此背景下,由美國總統W.G.哈定倡議,召開了這次會議。
Top
發生過程:
一、會議組織:
1921年11月12日,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葡萄牙、中國九國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會議。中國政府時值顏惠慶內閣,派出施肇基、顧維鈞、王寵惠三人為全權代表,余日章、蔣夢麟為國民代表,朱佛定為秘書,共130多人組成的龐大代表團出席。原計劃還有廣州政府外交次長伍朝樞為代表,但是孫中山不承認北京政府,要求自派不遂,伍朝樞未赴。
會議有兩個主要議題,一是限制海軍軍備問題,二是遠東和太平洋問題。為此,除由9國代表參加的大會外,還設立了由美、英、日、法、意五國組成的「縮減軍備委員會」,和由9國組成的「遠東和太平洋問題委員會」,但實際上會議主要受到美、英、日三國操縱進行。
會議期間和結束時,與會國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協定和決議案。主要包括三個重要條約:四國公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九國公約。這三個公約統稱「華盛頓條約」。
二、《簽訂四國公約》
1921年12月13日,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在華盛頓簽訂《關於太平洋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簡稱四國公約。該公約規定,簽約的四國中任意兩國在太平洋地區的任何問題上發生爭執,則全體簽字國應當舉行共同會議協商解決。條約的附件規定,簽約國將互相尊重其他簽約國在有關太平洋島嶼和委任統治地區上的權利。另一個附件則規定了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領土疆域。但四國公約內容太過含糊,以至沒有任何法律上的約束力。該公約的主要意義是終止了1902年以來的英日同盟,結束了日本和英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合作狀態。
三、簽訂《華盛頓海軍條約》
1922年2月6日,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在華盛頓簽訂了關於限制海軍主力艦噸位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條約規定各簽約國戰艦、戰鬥巡洋艦總噸位比率為10:10:6:3.5:3.5。同時對主力艦的建造、輪替、噸位和武器都作出了嚴格的限制。條約同時還規定各簽約國在西太平洋島嶼的防禦區和海軍基地維持現狀。該五國還另外簽訂了一項條約,對潛艇和毒氣的使用作出了規定。
四、簽訂《九國公約》
1922年2月6日,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葡萄牙和中國簽署《關於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簡稱九國公約。該公約尊重中國的主權與獨立,領土與行政的完整,確立各國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的原則。為保證第一條的實施,第二條規定,締約各國「不得彼此間及單獨或聯合與任何一國或多國,訂立條約或協定或協議或諒解」,侵犯或妨礙第一條所述的各項原則。第三條則進一步貫徹了「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原則,規定不得謀取或贊助其本國人民謀求「在中國任何指定區域內,獲取關於商務或經濟發展之一般優越權利」和「任何專利或優越權」。一切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機會均等。有關條文規定,九國成立一個國際委員會,專門研究中國的關稅政策。
五、簽訂《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
1922年2月4日,中國和日本在華盛頓簽訂了《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其附約。條約規定,日本將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中國將該地全部開為商埠;原駐青島、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的日軍應立即撤退;青島海關歸還中國;膠濟鐵路及其支線歸還中國等。附約中規定了對日本人和外國僑民的許多特殊權利,但是中國通過該條約收回了山東半島主權和膠濟鐵路權益。
歷史影響:
華盛頓會議簽訂的各項條約和通過的決議案構成華盛頓體系,在承認美國佔優勢的基礎上,確定了凡爾賽體系中未能包括的遠東、太平洋區域的國際關係體系,但不僅未能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反而使美日兩國之間在遠東及太平洋地區的爭奪愈演愈烈。
對中國而言,華盛頓會議中各國並未給予對等的地位,而是再次落入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雖然趁機解決了懸宕已久的山東問題,名義上取回了山東半島的主權和膠濟鐵路的權益,但日本和各國仍舊享有實質利益和特權。
Top
中外雜誌 36
‧
記羅志希先生
中外雜誌 40
‧
六十年來的中國(三)
中外雜誌 51
‧
抗戰初期縱目全局(上)─抗戰採訪錄第四章
中外雜誌 351
‧
看相的故事:顧維鈞婚姻傳奇
東方雜誌 432
‧
一九三〇年國際關係之觀察
‧
倫敦會議與帝國主義海上勢力的消長
東方雜誌 433
‧
意大利與海
東方雜誌 435
‧
五強海軍會議中談新嘉坡
東方雜誌 437
‧
中東鐵路電權問題
‧
附錄-中英威海衞交涉全案
東方雜誌 479
‧
今日的滿州問題
東方雜誌 481
‧
史汀生主義的窮途
‧
未來世界大戰論(續第三號)
東方雜誌 483
‧
美國的遠東外交政策
東方雜誌 485
‧
東省事件之回顧與前瞻
東方雜誌 486
‧
目前三大國際問題及其相互關係-戰債問題、軍縮問題、太平洋問題
‧
帝國主義分割中國之過去與現在
東方雜誌 491
‧
太平洋現勢的分析(三)
‧
遠東之法日關係
東方雜誌 494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497
‧
從華府會談到倫敦世界經濟會議
‧
蘇俄出售中東路之法律觀
東方雜誌 500
‧
中東路賣買的談判
東方雜誌 504
‧
歐美交惡與今後外交趨勢
東方雜誌 521
‧
中日商約問題的檢討
‧
修約運動聲中之撤銷領事裁判權問題
東方雜誌 524
‧
軍備擴張聲中之英國海軍
東方雜誌 531
‧
岡田內閣對於軍縮問題之處置
東方雜誌 532
‧
一九三五年海軍軍縮會議之預測與中國
東方雜誌 533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58
‧
我的興趣 35
東方雜誌 562
‧
倫敦海軍會議中日本主張的檢討
東方雜誌 579
‧
太平洋形勢的演變及其前途之觀測
東方雜誌 587
‧
美國外交政策與汎美和平會議
東方雜誌 591
‧
美國在遠東經濟勢力之解剖
東方雜誌 592
‧
美國遠東政策之檢討
東方雜誌 593
‧
太平洋不侵略公約
東方雜誌 594
‧
最近中英關係之轉變
東方雜誌 599
‧
附錄-華盛頓九國公約全文
東方雜誌 601
‧
澳大利亞與日本-在南太平洋中之角逐
東方雜誌 609
‧
日本的外交政策與國際關係
東方雜誌 628
‧
東方論壇-美國該怎樣保護在華的權益
東方雜誌 651
‧
中日戰爭中幾個國際法問題(續)
東方雜誌 678
‧
一九四一年的美日關係
‧
三十年中國的國際地位
‧
中國建國與遠東均勢
東方雜誌 781
‧
中美關係之史的檢討
東方雜誌復刊 833
‧
學術與思想─華盛頓會議召開之背景
東方雜誌復刊 839
‧
現代東方─華盛頓會議序幕初揭
東方雜誌復刊 1088
‧
美國共和黨保守派主政時代:哈定、柯立芝和胡佛總統(上)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