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年表
年表
西元年份
民國年份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民國3年
民國4年
民國5年
民國6年
民國7年
時間
1916 ~ 1961
事件
中國娃娃
簡介
簡介: 一頭烏黑濃厚的‘清水掛麵’,齊頸短髮,厚厚的額發直垂在一對睥睨著神秘的單眼皮黑眼睛之上,高高的顴骨濃裝豔抹,再配兩片嫣紅的飽滿嘴唇——這曾經一度為西方世界驚為天人的東方美女,中國娃娃的經典造型,是由第一位美籍華人好萊塢影星黃柳霜(英…
相關人物
黃柳霜、黃柳鶯、
宋美齡
、
梅蘭芳
、
胡蝶
時間
1916年01月22日 ~ 1949年01月
事件
民國日報
簡介
簡介: 《民國日報》1916年1月22日在上海創刊。其總編輯為陳其美,由葉楚傖,邵力子擔任副刊編輯。創建之初,高舉反袁護法的大旗,積極參加護法運動和隨後的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是國民黨的機關報。 新文化運動期間,其副刊也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前沿陣地。…
相關人物
陳其美
、
葉楚傖
、
邵力子
、
李大釗
、
陳獨秀
、
瞿秋白
時間
1916年04月01日
事件
臺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
簡介
簡介: 臺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簡稱泰北高中)是位於中華民國台北市士林區的一所包含高中及高職的學校,也是台灣第一所私立高中職學校。 事件背景: 1916年4月,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院主大石堅童與黃玉階、江善慧、沈本圓相謀,於臺灣別院旁(今臺北市青…
相關人物
大石堅童、黃玉階、江善慧、沈本圓
時間
1916年04月10日 ~ 1916年05月15日
事件
勸業共進會
簡介
簡介: 「台灣勸業共進會」是為了宣揚日本殖民政權的治績而舉行的大型博覽會。 背景: 1915年,安東貞美就任台灣總督,當時日本人普遍認為台灣是蠻荒之地,因此他希望藉由開辦共進會,引誘本土日本人來台觀光,促進日本人移民台灣。 7月8日,「台灣總督府…
相關人物
安東貞美、張遵旭、野呂寧、林薇閣、陳培煥、白莊司芳之助、三上喜千藏、
許丙
、汪子實、沈節如、何菘齡、徐模、河村徹、小林音八、關口長之、下村宏、高田元冶郎、加福豐次、汪守珍、林培坤、林輅存、堀內政一、曾厚坤、張園、閑院宮親王殿下、樺山資紀、
後藤新平
時間
1916年04月12日
事件
海珠事變
簡介
簡介: 又稱「海珠慘案」,是護國戰爭期間在廣東省廣州海珠島發生的一起政治殘殺事件。事件發生於1916年4月12日,支持袁世凱的粵軍統領龍濟光一派、以及支持 討袁的護國軍一派、以及廣東民軍、商圈領袖等十餘人在海珠島上召開會議,然而會議開始不久,挺袁與…
相關人物
龍濟光
、
陸榮廷
、
梁啟超
、譚學夔、
龍濟光
、徐勤、湯覺頓、王廣齡、岑伯著、顏啟漢、賀文彪
時間
1916年04月23日 ~ 1916年04月23日
事件
新裕輪事件
簡介
簡介: 1916年袁世凱稱帝後,反對各省紛紛獨立,袁世凱為了鎮壓南方反帝制的叛亂,由海道運輸大軍南下,新裕輪即被徵調為運兵船,搭載北洋陸軍步兵第十二師第十三團自天津開往福建,4月22日在浙江溫州刀魚山附近海面,因大霧被護航的海容號巡洋艦撞擊,鍋爐…
相關人物
劉冠雄
時間
1916年05月14日 ~ 1920年09月
事件
中國勞工旅
簡介
簡介: 中國勞工旅(英語:Chinese Labour Corps,簡稱 CLC;法語:Corps de travailleurs chinois),也稱中國勞工軍團,就是一般人們所說的一戰華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隸屬英軍的一支中國勞工部隊,但該詞也泛指一戰歐洲西線戰場為協約國效命的所有中…
相關人物
梁士詒
、、、
時間
1916年05月18日 ~ 1916年05月28日
事件
南京會議
簡介
簡介: 馮於1916年4月1日和16日公開致電北京政府,勸袁及早退位。各省軍閥紛紛效尤,亦先後通電勸袁世凱迅速退位,袁世凱不得不派親信阮忠樞南下向馮國璋乞情。馮國璋在阮忠樞的請求下,答應聯絡各省,擔任調停。1916年5月18日,馮國璋、倪嗣沖與張勳邀集未…
相關人物
馮國璋
、
張勳
時間
1916年05月18日
事件
陳其美遇刺
簡介
簡介: 1916年5月18日,陳其美在上海法租界薩坡賽路14號日本僑民山田純三郎的寓所被槍殺。普遍認為是由袁世凱主使,馮國璋、張宗昌安排執行的報復行為。由於陳其美在上海的勢力威脅袁世凱及馮國璋,其領導的革命及暗殺行動更一再激怒袁世凱,因此早有計畫安…
相關人物
陳其美
、
袁世凱
、
馮國璋
、
張宗昌
、程國瑞、李海秋
時間
1916年05月20日
事件
原臺南州廳
簡介
簡介: 原臺南州廳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國定古蹟,由日本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為日治時期臺南州行政中心,此外尚有「臺南市役所」共同在此辦公,更早之前則為臺南廳廳舍。 建築目前已修復再利用,現為國立臺灣文學館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保存…
相關人物
松木茂俊
時間
1916年06月 ~ 1917年07月
事件
府院之爭
簡介
簡介: 「府院之爭」指1916年至1917年總統府與國務院之間的權力鬥爭,第一次為以黎元洪為首的總統府集團與以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集團之間的鬥爭,第二次則是以繼任的馮國璋為首的總統府與依舊擔任國務總理的段祺瑞之間的鬥爭。 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黎元洪…
相關人物
黎元洪
、
段祺瑞
、
徐世昌
、
馮國璋
、
張勳
時間
1916年06月06日 ~ 1928年12月29日
事件
軍閥割據
簡介
簡介: 「軍閥割據」泛指20世紀初,中華民國初建時期,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各種地方勢力,名義上雖歸「中央政府」領導,但實際上卻在根據地以各種手段建立及擴大自己的勢力,掌握行政、財政、軍政等絕對權力,尤其以軍隊作為主要的政治資本,勢力最強大者即可…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段祺瑞
、
黎元洪
、
馮國璋
、
張作霖
、
張學良
、
曹錕
、
吳佩孚
、
閻錫山
、
唐繼堯
、
蔡鍔
、
顧品珍
、
時間
1916年06月06日 ~ 1916年06月06日
事件
袁世凱逝世
簡介
簡介: 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於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由於袁世凱死時仍是在職的總統,因此黎元洪繼任總統後,仍以在職國家元首的規格給他治喪。 當時中央政府除了撥50萬公款用於喪葬費用外,還通令文武機關下半旗、停止宴樂27天,民間娛樂也停7天…
相關人物
袁世凱
、
黎元洪
、
田文烈
、
徐世昌
、
段祺瑞
、王世珍
時間
1916年06月09日 ~ 1917年05月22日
事件
徐州會議
簡介
簡介: 民國初年定武軍首領張勳召集北洋軍閥各系代表在徐州舉行的4次會議。1916年6月9日,即袁世凱死後第三天,張勳利用北洋軍閥各派系感到亟需團結一致,共同對抗國民黨人和西南軍閥的心理,邀請奉、吉、黑、直、皖、豫、晉7省軍閥代表在徐州舉行第一次會議…
相關人物
張勳
、
張作霖
、
馮國璋
、
王占元
、
李純
、
曹錕
、
張懷芝
、
孟恩遠
、
趙倜
時間
1916年08月03日 ~ 1919
事件
崇雅社
簡介
簡介: 崇雅社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招收女性的戲劇科班,1916年8月3曰由京劇演員田際雲在北京成立,由其子田雨農任社長,於1919年解散。 早期京劇未有女演員,直到清同治年間才開始在上海出現,但女演員的訓練大多是由師父私下教授,而沒有類似男性演員科班的訓…
相關人物
田際雲、田雨農、鐵寶山、梁桂亭、金少梅、福芝芳
時間
1916年08月13日 ~ 1917年01月22日
事件
鄭家屯事件
簡介
簡介: 鄭家屯事件,指1916年8月間,日本人由於一件小事而帶兵殺入奉軍28師28團團部,從而引發中日軍隊之間的衝突,並造成了不小傷亡的事件。是後經過中日雙方長時間的交涉,最後以中方接受日方的一些條件而結束。 1916年8月13日,因日本人與中國士兵發生…
相關人物
段祺瑞
時間
1916年11月05日
事件
臺北市私立靜修女子高級中學
簡介
簡介: 私立靜修女中(Blessed Imelda's School,簡稱BIS),全名是台北市私立靜修女子高級中學。是一所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同區的私立學校、設有高中部與國中部。內含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國中部、補校暨夜間部(夜間部已於2008年廢除)。天主教設立之中學,建…
相關人物
根禮孟德斯
回首頁
資料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