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珍珠港事變
珍珠港事變
時間
1941年12月07日
地點
夏威夷群島歐胡島上的珍珠港
相關人物
羅斯福、山本五十六、南雲忠一、淵田美津雄、島崎重合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珍珠港事件(日本稱之真珠?攻?,美國稱之夏威夷作戰)是日本帝國海軍於美國時間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太平洋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成功的奇襲作戰。日本海軍派出了6艘航空母艦,共300多架飛機的兵力,分為兩波攻擊,擊沉及重創了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及188架美國戰機被摧毀,造成了2,402人殉職和1,282人受傷。然而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設備、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當時也都不在港內。
由於日本這次未宣而戰的行動,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因此也加入了歐洲戰場,因為其超強的工業能力,給予各個反軸心國陣營大量的資源,導致了最後軸心國的敗亡。
背景:
一、禁運政策對日本的打擊
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陷在中國戰場,耗費大量資源難以突破,拖垮國內經濟,必須尋求其他地方的資源以進行長期戰爭。1940年7月,日本聲稱為了截斷重慶國民政府自中南半島獲取國外軍援,趁法國向德國投降時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以奪取更多戰略物資,但此舉使得該區附近的殖民地宗主國感到日本擴張的威脅。1941年7月24日,美國羅斯福總統要求日本撤出中南半島與中國的軍隊,接著在26日下令禁止對日本出口多項戰略資源,包括對日本最重要的石油與鋼,並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不久英國和荷蘭殖民政府也跟進。此政策被日本稱為ABCD包圍網(乃取美、英、中、荷四國之英文縮寫而成),出口禁運使向來依賴美國石油的日本受到重大打擊。
同時,羅斯福下令將艦隊駐紮在珍珠港,顯示不排除以武力干預的可能性。日本試圖以外交談判解決未果,而德國已進攻蘇聯,日本的南進政策暫無後顧之憂,日方決定考慮與英美荷開戰、搶奪殖民地資源的可能性。
二、日軍的計畫
1941年,大本營提出決定先進攻英美荷在東南亞的殖民地,首要目標是荷屬東印度的油田,其次是馬來半島、菲律賓、緬甸等地;認為一旦與美國開戰,在攻進美屬菲律賓時,美國必定會以龐大的艦隊前來救援,日本就能以其龐大的艦隊進行決戰(類似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峽海戰)。
然而海軍聯合艦隊指揮官山本五十六認為,海戰的主力地位已成過去,空中武力才是新一代戰爭型態的關鍵,而且留學過美國的山本認為海戰計畫勢必會陷入消耗戰,物資與工業能力皆不如美國的日本將更居劣勢。因此山本擬定了攻擊珍珠港的計畫?(稱為Z作戰),希望先給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致命的打擊,令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鞏固勢力後,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和美國和談。
Top
發生過程:
一、第一波攻擊
1941年12月7日清晨,夏威夷島上大部分士兵都還處於休息狀態,日軍出動183架飛機,由淵田美津雄指揮,確認美軍毫無警覺之後,早上7點40分,發出無線電信號「虎!虎!虎!」,通知司令長官南雲忠一艦隊偷襲成功。夏威夷時間7點48分日軍開始攻擊機場,7點58分,羅根‧C‧雷姆賽上校於福特島向港內發出廣播:「珍珠港受空襲,這不是演習!」等消息傳到總統與國務院已是華盛頓時間下午2點。
同時日機開始攻擊美軍船艦,亞利桑納號戰艦由於被炸彈擊穿甲板於鍋爐和彈藥庫爆炸,死傷最為慘烈。不久美軍開始反擊,有零星的高射砲火和極少數飛機起飛。8點40分,日軍第二波攻擊機隊已越過歐胡島東岸,淵田的機隊開始返回集合點,於8點45分抵達。
二、第二波攻擊
第2波日軍機隊共有171架,由島崎重合指揮,日軍轟炸機看準試圖逃往外海的內華達號戰艦,希望將其擊沉便可堵住珍珠港唯一的出口,但在被擊沉前就由美軍以2艘拖船拖出港外,解除太平洋艦隊被困於港中的危機。美國本土此時也派機前來支援,但是匆促應戰準備不及,並未對日機造成打擊。9點45分,日軍開始撤退。
三、偷襲得手,快速撤退
此時淵田等將領要求發動第三次攻擊,摧毀美軍油庫等設施,但總司令南雲認為已達到預期戰果,為避免久戰生變,因此下令撤回本土。下午1點30分,艦隊迅速北駛撤退,結束珍珠港偷襲行動。
歷史影響:
一、日本南進政策順利進展
由於珍珠港「Z作戰」的成功,大本營相繼發起南方作戰中的其他行動,包括攻取菲律賓、馬來半島、荷屬東印度、關島、英屬婆羅洲、香港、俾斯麥群島等等,由於日軍行動迅速、兵力多、裝備優勢且計畫周密,美國艦隊無力干涉,英美荷殖民地相繼被佔領,日本快速擴增了在太平洋的勢力範圍,東及索羅門群島到西至緬甸,且俘虜了大量盟軍士兵。此外,在攻取馬來半島的作戰中,日軍再度使用魚雷機攻擊戰艦的行動,擊沉了威爾斯親王號和卻敵號,終結了英國的大艦巨砲主義;英國遠東艦隊被迫撤至印度錫蘭,其後又被日軍重創,海上勢力被逐出遠東地區。
二、美軍的反撲與軸心國的敗亡
在日本奇襲珍珠港,大敗美軍艦隊消息傳開後,日本國內舉國歡騰,美國則是民心沸騰,一反原本對國際戰爭置身事外的態度,全國團結力主參戰,羅斯福總統並發表了《國恥演說》,宣示參戰決心。
納粹德國在日本襲擊珍珠港後,12月11日對美國宣戰,不久義大利王國的墨索里尼也跟進。此舉更加激怒了美國人民,使美國更加明顯支援英國。美國的參戰使盟國獲得巨大的工業生產力,英國和蘇聯爭取到準備反攻的時間和大量物資,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形勢的轉變影響甚大。
太平洋戰區方面,攻擊珍珠港的行動僅摧毀了美國陳舊的大艦巨砲,新式航空母艦絲毫未損,也未能摧毀珍珠港上的設備與油庫,因此不足以長時間影響戰局。而戰線的擴大和太平洋各殖民地的佔領,也讓日本更無餘力應付美軍真正的攻勢。因此珍珠港事變雖然在戰術上取得絕佳的成功,就戰略而言卻是飲鴆止渴、難以避免走向投降的結局。
Top
中外雜誌 38
‧
佛教王國泰南心影
中外雜誌 44
‧
花谿憶語
中外雜誌 46
‧
二十年後重履東南亞
中外雜誌 96
‧
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
中外雜誌 128
‧
抗戰雜憶之一-七夕感懷外子詩
中外雜誌 131
‧
抗戰時期一頁回憶(二)-赴美洽運鐵路器材記
中外雜誌 135
‧
抗戰時期:中國在華府的要員-赴美洽運鐵路器材記終篇
‧
湘西過客話餘-筆底煙雲五十年之三
中外雜誌 137
‧
田中奏議之謎-「田中奏議」與吉田茂
中外雜誌 140
‧
于斌樞機傳(一)
中外雜誌 148
‧
鐵血精忠傳(十一)-戴笠史事彙編
中外雜誌 152
‧
滇緬之戰(一)
中外雜誌 155
‧
情報風雲之二 策反周佛海。計除李士群-戴笠將軍與程克祥
中外雜誌 158
‧
王芃生與李萬居﹙中)- 魯莽書生李萬居之四
中外雜誌 165
‧
評介喬著『關山煙塵記』
中外雜誌 168
‧
情藝雙修入丹青-追懷先室吳詠香女士
中外雜誌 170
‧
憶難忘
中外雜誌 182
‧
佔領日本回憶(三﹚
中外雜誌 187
‧
孤島孤軍血淚流-掌牧民馬元放與上海抗建協會
中外雜誌 193
‧
仰光敵後抗日戰
中外雜誌 194
‧
戰時中美情報合作
中外雜誌 202
‧
胡適二三事
中外雜誌 203
‧
抗日反共名將呂國銓
‧
夏威夷之旅
中外雜誌 205
‧
「日本通」王芃生的感情世界(續完)
‧
徐志道的生平
中外雜誌 219
‧
浪淘一將軍-追憶老長官熊式輝
中外雜誌 222
‧
烽火中成長(中)-抗戰建國縱橫談
中外雜誌 223
‧
魏景蒙渾身是勁
中外雜誌 228
‧
憶燕大與司徒校務長
中外雜誌 230
‧
浪跡天涯憶舊遊(一)
中外雜誌 232
‧
悼念樂書田兄
中外雜誌 248
‧
是誰害死戴笠?(下)
中外雜誌 259
‧
大師與校花(七)
中外雜誌 267
‧
謝著「歸返」讀後-我所知的謝資政東閔夫婦
中外雜誌 292
‧
胡適趣話
中外雜誌 297
‧
蔣夢麟壯志未酬
中外雜誌 314
‧
學海軼聞趣事(十二)
中外雜誌 334
‧
珍珠港事變前後
中外雜誌 340
‧
中外名人傳(三)
中外雜誌 363
‧
六十年見聞之四:東方兵學大師蔣百里的故事(下)
中外雜誌 364
‧
彩筆已歇畫名不朽:我的父親徐悲鴻
中外雜誌 367
‧
中外名人傳(三十)
中外雜誌 374
‧
名滿天下毀譽參半 胡適提倡白話文
中外雜誌 375
‧
馬歇爾的帥才與功過
中外雜誌 380
‧
名將輩出的搖籃 美國軍校雜憶
中外雜誌 382
‧
亂世多災一學人 曹志源教授榮休談往(上)
中外雜誌 396
‧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名將馬歇爾
中外雜誌 405
‧
天涯坎坷麗人行 美人南洋歷險記 才女王瑩之四
中外雜誌 415
‧
情報戰實錄 珍珠港之役
中外雜誌 416
‧
物理女王 吳健雄的故事(上)
中外雜誌 418
‧
看影片「珍珠港」憶往 空投魚雷改裝實習記
中外雜誌 420
‧
新世紀的挑戰 阿拉伯民族、宗教及伊斯蘭教國家的關聯
中外雜誌 425
‧
中外名人傳(八十八)張彝鼎;西元寺公望;祁宗漢;海爾賽;李濟琛
中外雜誌 427
‧
如詩如畫的仙境終生難忘的泰國風情(下)
中外雜誌 428
‧
中國之友魏德邁上將的功績
‧
中國海關檔案流落異邦
中外雜誌 441
‧
中外名人傳(一0三)
東方雜誌 788
‧
原子彈與國際安全
東方雜誌 789
‧
退伍軍人之進修與就業
東方雜誌復刊 829
‧
學術與思想─遠東如何淪陷﹝一﹞
東方雜誌復刊 862
‧
學術與思想─東亞國際政治的新轉捩點
東方雜誌復刊 864
‧
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利益
東方雜誌復刊 865
‧
紐約時報洩密案件三審判決的分析
‧
發揚民族精神必先搶救歷史教育
東方雜誌復刊 867
‧
六九自述
東方雜誌復刊 912
‧
美京百日見聞點滴
東方雜誌復刊 924
‧
美國建國二百年-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消長
東方雜誌復刊 930
‧
賀美國卡特先生就總統職並貢讜言
東方雜誌復刊 931
‧
關於「戰略武器」的幾個問題
東方雜誌復刊 965
‧
讀「太虛空裏一遊塵」感言
Top
書名:
壯遊八十年
‧
十、爭取鐵路器材
書名:
戴笠和他的同志
‧
游擊能手阮清源
‧
程克祥策反周佛海
‧
魏大銘建立通訊網
書名:
國共內戰與中美關係-馬歇爾使華秘密報告
‧
緒言
書名:
蔣復璁先生傳記
‧
第一輯 家世.足跡.貢獻 第四章 在台時期的文化成就
書名:
百年同仁堂
‧
第二十三話 老宅生活掠影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