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
時間
1911年10月10日 ~ 1911年11月27日
地點
湖北武昌
相關人物
武昌起義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武昌起義是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清朝新軍等力量在中國武昌發生的兵變:旨在推翻清朝統治,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1911年3月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一部分革命黨人(共進會和文學社)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武昌起義的成功發動,使中國各地陸續響應革命黨人推翻清朝的訴求,最終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帝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是亞洲和中國走向民主共和的開端,更是中國歷史的重大里程碑。

背景:

一、新式教育的影響

19世紀末,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人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干擾,成功創辦新式學校。隨後清政府迫於形勢壓力,對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於1905年末頒布新學制,廢除科舉制,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式學堂。1909年,地方科舉考試停止以後,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由於教育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培養了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寶貴人才,成為日後領導革命及國家建設的主力。

二、變法、立憲均失敗,轉向激進革命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原本期望逐步改革走向君主立憲的維新派遭到守舊派緝捕殺害,1900年7月,譚嗣同的摯友唐才常組織自立軍,擬在長江沿岸武漢等五地同時發動勤王起義。事敗,唐才常等12位起義領導人在漢口被捕,在武昌紫陽湖畔被斬首。許多原本主張變法人士因此對滿清政府感到寒心,轉向認同革命主張。

1906年,清廷拋出「預備立憲」,實質卻加強了皇族的權力,立憲派對此極為不滿;1908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相繼去世,年僅3歲的宣統皇帝溥儀繼位,其父載灃攝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內閣名單中漢族僅佔四名,滿族人佔九名,其中更有七名是皇族,因此被稱為「皇族內閣」。清廷的連串動作讓立憲派大失所望,部分人士因此加入革命行列。

三、與民爭利導致反撲

辛亥武昌起義前,由於政局腐敗民生困乏,民間與官府的矛盾激化,革命黨人持續發動武裝起義,民間也發生多起反抗爭鬥事件。清廷為取得外國的支持,以維護其統治,1911年5月將廣東、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商辦的粵漢、川漢鐵路收為國有,然後再賣給外國,但卻未能先解決民間損失的補償問題,因此掀起了全國大規模的人民反抗運動——保路運動,並成立「保路同志會」,其中四川最為激烈。1911年9月7日,四川成都發生保路風潮成都血案,激起騷亂。清廷為撲滅保路風潮,派出渝漢鐵路督辦、欽差大臣端方率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協助四川清軍鎮壓。湖廣地區(湖北湖南)革命黨人見清軍在湖北防禦力量減弱,開始策動在武昌和長沙伺機起事。文學社和共進會兩個革命團體並且滲入湖北新軍,在新軍中進行革命宣傳工作,培養革命力量,積極準備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