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戴季陶
戴季陶 1891-1949
戴季陶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季陶
生日
1891年01月06日
卒日
1949年02月11日
籍貫
浙江省吳興縣
組織
中國國民黨(西山會議派)
學歷
日本法政大學法律科
相關事件
戴季陶,原名良弼,字選堂;後改名傳賢,字季陶,號天仇,原籍浙江吳興。民國時期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元老,在訓政時期出任考試院院長。

戴季陶出生於四川廣漢,早年入私塾;1902年入成都留日預備學校,於1905年日留學,入師範學校。1907年戴季陶升入法政大學法律科,任該校中國留日學生同學會會長。1909年戴季陶畢業回國,任江蘇地方自治研究所教習;次年赴上海,入《中外日報》、《天鐸報》主編,因批評時政遭通緝,逃亡日本、南洋檳榔嶼,加入同盟會並出任《光華報》編輯。

辛亥革命後,戴季陶回上海創辦《民權報》,次年出任孫中山秘書。宋教仁遇刺案發生後,戴季陶在上海、南京發動反袁活動,失敗後流亡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與蔣中正關係密切,因此有蔣緯國生父為戴季陶之說。袁世凱逝世後,戴季陶隨孫中山回上海,隨後參與護法,任廣州法制委員會委員長、大元帥府秘書長等;孫中山遭架空後轉往上海,戴季陶亦隨行,於上海從商,並參加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起草了〈中國共產黨綱領〉,被視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權威,中共成立後,戴季陶亦曾加入,但在孫中山要求下隨即退出。

1922年戴季陶赴四川活動,次年回上海,當選國民黨第一屆中執委、中常委與宣傳部長;黃埔軍校成立後,出任政治部主任。孫中山逝世後,戴季陶正式改名傳賢、字季陶,並參與反對容共政策的西山會議派;後又出任中山大學校長、中央黨務學校(今政治大學)首任教務主任、國民政府委員等。1928年戴季陶出任訓政時期首任考試院長,直到1948年訓政結束為止。此後,戴季陶多半出任黨職,連任一至六屆國民黨中執委、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指導員等,抗戰結束後,戴季陶當選制憲國大,於1948年出任國史館館長,同年底全家遷居廣州。1949年2月11日,戴季陶在廣州服藥自殺。著有《學禮錄》、《日本論》、《孫文主義之哲學基礎》、《中國革命與中國國民黨》等。遺著編有《天仇文集》、《戴季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