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熊希齡
熊希齡 1870?-1937
熊希齡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希齡
生日
1870年07月23日
卒日
1937年12月25日
籍貫
湖南省鳳凰縣
組織
立憲派、統一黨
學歷
光緒二十年二甲進士
相關事件
熊希齡,字秉三,號明志閣主人、雙清居士,法號妙通;湖南鳳凰人,民國初年政治人物、實業家,曾任國務總理、財政總長等職。

熊希齡出生於1870年(一說1867年9月),父親為軍官,家族經濟殷實;熊希齡少時入塾,補生員資格,後中秀才,1888年入沅水校經堂就讀,1891年轉入長沙湘水校經堂,同年中舉。1892年熊希齡中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後至張之洞麾下為幕僚。熊希齡支持維新派,曾提議在長沙設時務學堂,並組織學會,辦理《湘報》等。變法失敗後,熊希齡遭牽連革職,後赴日本考察。

1903年,湖南巡撫趙爾巽撤銷熊希齡的處分,邀其回國擔任常德師範講習所監督,但他主持的新政遭到地方士紳抵制,熊希齡遂轉往實業界發展,創辦華昌礦務公司,並受到官方的支持。1905年,熊希齡隨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回國後出版《歐美政治要議》,後歷任奉天財政局及農工商局總辦、江蘇農工商局總辦兼蘇屬諮議局會辦、兩江總督督署總文案兼寧屬諮議局總辦、奉天鹽運使、東三省屯墾局會辦等。

辛亥革命期間,熊希齡響應張謇支持共和,出任江蘇都督府財政司司長,後與張謇合組統一黨,任理事。民國成立後,熊希齡出任唐紹儀內閣的財政總長,後調任熱河都統;二次革命期間,熊希齡支持袁世凱,並於1913年出任國務總理,組織「名流內閣」,自兼財政總長,後因涉入熱河行宮盜寶案而被迫辭職,館任煤油督辦、參政院參政、湘西宣慰使等。袁世凱逝世後,黎元洪任命熊希齡出任平政院院長,後逐漸脫離政界,至各地推廣慈善活動,並出任北京香山慈幼院院長、紅十字會中國分會會長等。

抗戰期間,熊希齡在上海設立傷兵醫院,收容難民,後轉往香港募款;1937年12月25日,熊希齡因腦溢血逝世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