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年表
年表
時間
1930 ~ 1932
事件
簡介
簡介: 台灣鄉土話論戰肇始自1930年,新文協外事媒體《伍人報》刊登的《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作者為思想左傾的黃石輝。黃石輝以基層弱勢族群角度,強調台灣話與文字合一後,會讓農工等基層族群閱讀及使用起來更方便。之後,引發正反兩方的文學論戰。 位居…
相關人物
黃石輝、郭秋生、賴和、李獻璋、廖毓文、朱點人
時間
1930 ~ 1946
事件
簡介
簡介: 中國營造學社(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為中國私人興辦的、研究中國傳統營造學的學術團體。是一個活躍於1930年代至1940年代專門從事中國傳統建築研究和保護的民間組織。 學社於1930年2月在北平正式創立,朱啟鈐任社長,梁思…
相關人物
朱啟鈐梁思成劉敦楨林徽因、羅哲文、葉公超朱家驊李四光、范文照、王世襄
時間
1930 ~ 1946
事件
簡介
簡介: 「台灣總督府」於中央研究所衛生部設置臨時戒煙所,是為「更生院」前身。 背景: 日本參加簽署國際鴉片條約,表示願遵守在人道之基礎上,迅速達成禁篆吸食鴉片,並表示「當可如期見癮者之絕跡」。據統計資料,當時台灣有鴉片毒癮者每百人中有0.5人…
相關人物
杜聰明、下條久馬一、黃文、王耀東、林金龍、楊慶豐、李超然
時間
1930 ~ 1951年07月26日
事件
簡介
簡介: 輔善醫院即當今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周浦分院,是周浦地區的醫療中心。 背景: 浦東周浦早先是上海郊縣的一個古鎮,當時屬於農村地區,醫療條件差,村民生病往往都面臨缺醫少藥的窘迫狀況。1930年,上海著名慈善家、畫家王一亭發起…
相關人物
王一亭、李雲書、任伯年、徐小倉、吳昌碩、袁世凱、愛因斯坦、胡簋銘、劉鴻生、張效良、秦硯畦、陸問梅、張竹溪、杜月笙、左思考
時間
1930 ~ 1989
事件
簡介
簡介: 北門七子,指的是「鹽分地帶文學」的七位代表作家:吳新榮、徐清吉、郭水潭、王登山、林芳年、莊培初、林清文,他們約在1930年代起活躍於台灣文學界。 背景: 北門七子都出身於被稱為鹽分地帶的台南州北門郡(今台南市北門地區),他們的創作內容充…
相關人物
吳新榮、徐清吉、郭水潭、王登山、林芳年、莊培初、林清文、多田利郎、郁達夫、王碧蕉、陳岸、黃清澤、張文環、黃得時、王井泉、巫永福、陳逸松楊逵、林金莖、五藤男、黑木謳子、林芹香、歐崇敬、謝火爐、呂赫若、林佛兒
時間
1930年02月22日 ~ 1930年07月24日
事件
簡介
簡介: 上世紀30年代初,美國“辱華”影片《不怕死》在上海公映。復旦大學教授洪深觀看該片後,當場在影戲院發表演說,批判該片肆意醜化中國人,勸導觀眾勿再觀看。他的正義舉動,受到社會輿論的普遍支持,開創了外國辱華影片被禁映的先河。 背景: 第一次…
相關人物
洪深、茄爾斯、高永清、張石川鄭正秋、周劍雲、哈洛德
時間
1930年05月 ~ 1930年11月04日
事件
簡介
簡介: 1930年5月到11月,中國國民黨內北伐後,失勢的國民黨左派領導人汪精衛聯合反共右傾的西山會議派,和親國民黨軍人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發奎聯合發起奪權,挑戰蔣中正中央政府,雙方因此爆發內戰,稱為「中原大戰」。中共方面則稱之為「蔣馮閻戰…
相關人物
時間
1930年05月03日 ~ 1930年06月18日
事件
簡介
簡介: 女伶四大皇后選舉,是1930年由天津的《北洋畫報》所舉辦的一次選舉,目的是選出當時京劇界公認最佳的四位女性旦角演員,在當時中國戲劇界娛樂界造成很大的轟動和回響。這個事件也反映了民國時期城市社會文化的許多面向。 最後經過激烈的競爭,票數依…
相關人物
時間
1930年06月17日
事件
簡介
簡介: 日據時代,由於台灣郵政電信事業日益激增的需要,加上原有廳舍遭逢祝融,台灣總督府著手「台灣郵便電信局」的新建工程。當時考量台北車站位置,及通往大稻埕與城內皆為方便之處,故選址在北門街一角,即今台北郵局現址。 背景: 台灣早期私人信件係…
相關人物
劉銘傳、栗山俊一
時間
1930年07月 ~ 1966
事件
簡介
簡介: 「大中華火柴公司」是民國時期規模最大的民族火柴企業,也是首家注重運用制度來管理工廠的企業,公司的成功運作,打破了洋火一統中國的局面。 背景: 1827年,英國人約翰•沃克發明了摩擦火柴;由於摩擦火柴有毒又易燃,有人稱它為不安全火柴。185…
相關人物
劉鴻生、張公權、胡孟嘉、植田賢太郎、劉念智、惠特勒
時間
1930年08月16日 ~ 1934
事件
簡介
簡介: 「台灣話文」是「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做小說,用台灣話做歌謠,描寫台灣的事物」,語言與文字合一的觀點與形式。 背景: 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開始以國語傳習所與公學校等官方教育機構推廣日語與日文。以漳泉閩語…
相關人物
黃石輝、連溫卿、連雅堂、鄭坤五、郭秋生、賴和、莊遂性、李獻璋、廖毓文、林克夫、朱點人
時間
1930年09月27日 ~ 1943
事件
簡介
簡介: 宛西自治,又稱宛西地方自治,是民國初年,在河南省南陽盆地西部的鎮平、內鄉(今內鄉、西峽兩縣)、鄧縣(今鄧州市)、淅川四縣,由彭禹廷、寧洗古、別廷芳、陳重華等社會精英發起的一場區域自治運動。宛西自治是一場「以自衛促進自治,以自治達到自…
相關人物
時間
1930年10月27日 ~ 1930年12月01日
事件
簡介
簡介: 霧社事件,是於1930年在日治臺灣發生的原住民抗暴事件,地點位於今南投縣仁愛鄉霧社。事件起因是因不滿日本當局長期以來苛虐暴政,由賽德克族馬赫坡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德克達亞群各部落於霧社公學校運動會上襲殺日本人,事發後立即遭總督府調集軍警,…
相關人物
莫那•魯道、 達多•莫那、 塔達歐•諾干、比荷•瓦里斯、鎌田彌彥
時間
1930年11月 ~ 1931年01月
事件
簡介
簡介: 193012月,國民政府在南昌設立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由第九路軍軍長魯滌平擔任行營主任,統轄第六路軍、第九路軍、第十九路軍等三路軍,共11個師及3個旅,總兵力約4萬4千人;共軍則以紅一方面軍所轄第一軍團、第三軍團為主力,由朱德任總司令兼第…
相關人物
時間
1930年11月 ~ 1932年10月
事件
簡介
簡介: 豫鄂皖邊區圍剿,為中國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蔣中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對實力日益壯大的中國共產黨發動大規模軍事圍剿。主要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位於豫鄂皖三省邊境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亦稱「鄂豫皖蘇區」。時國民政府設立鄂豫皖邊區綏靖督辦公署,調…
相關人物
時間
1930年12月12日 ~ 2015
事件
簡介
簡介: 「臺灣總督府癩病療養樂生院」,即為樂生療養院前身,是日據時期強制收容漢生病(俗稱痲瘋病、癩病、或韓森氏病)病患之所,為臺灣第一所、也是唯一的公立漢生病防治與隔離機構。 背景: 漢生病,一種慢性、容易治癒但不易傳染的疾病,受感染的人皮…
相關人物
清木大勇、上山滿之進、戴仁壽、上川豐、賴尚和、吳文龍
時間
1930年12月12日 ~ 1931年04月18日
事件
簡介
簡介: 富田事變,是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十軍於1930年底在江西富田發動的一次兵變,也是紅軍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兵變。 1930年12月7日,紅一方面軍前委肅反委員會主任李韶九持前委面交省行委的絕密信並帶一連士兵到省行委駐地富田,指導地方和紅二十軍的肅反工作…
相關人物
時間
1930年12月31日 ~ 1931年01月03日
事件
簡介
簡介: 國共內戰前期,國民革命軍與中國工農紅軍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史稱第一次圍剿,南團戰鬥屬於其中一部分。 背景: 自1927年國民黨分共開始,中共在各省迅速地發展武裝勢力和根據地,蔣中正雖然一直視中共武裝為心腹大患,然而在這一期間的他將重…
相關人物
蔣中正閻錫山魯滌平張輝瓚朱德劉和鼎、毛炳文、許克祥譚道源公秉藩、羅炳輝、朱耀華、戴岳、王捷俊、黃克誠、周翰、毛澤東、謝慕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