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人物
-> 朱家驊
朱家驊
1893-1963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朱
名字
家驊
生日
1893年05月30日
卒日
1963年01月03日
籍貫
浙江省吳興縣
組織
中國國民黨(CC系)
學歷
德國柏林大學地質系,哲學博士
相關事件
五四運動
、
1948年全國運動會
、
中統局
、
中國營造學社
、
槍殺劉和珍
、
美女速記員
、
鮑爾之死
生平
期刊
專書
照片
年表
其它
朱家驊,字騮先,一字湘麐,浙江吳興(湖州)人,民國地質學家、政治人物,曾任教育部長、交通部長、代理中研院院長。朱家驊6歲入私塾,少年時入南潯正蒙學堂、入南潯公學;1908年考入上海同濟德文醫學校。辛亥革命時,在上海參加中國敢死團;次年,回校(改名為同濟醫工專門學校),轉入電機系。畢業後於1914年赴德國留學,入柏林礦科大學攻讀冶金。1917年初短暫歸國,於北京大學教授德文;次年赴瑞士研究地質學。先入瑞士伯恩大學,1920年,轉入德國柏林大學地質系,19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朱家驊於1924年歸國,任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兼德文系主任。
1926年三一八慘案後,朱家驊被指控發動學運而遭通緝,暫避浙江;不久隨戴季陶赴廣東,先後擔任石井兵工廠秘書、廣東大學地質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山大學委員會委員並代理委員長。11月,朱家驊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從此進入政界,後又任國立中山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校長、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及中央政治會議委員,期間創辦兩廣地質調查所,自兼所長。1931年12月,朱家驊出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次年任交通部部長。1936年應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之聘,兼任研究院總幹事。1938年,朱家驊任軍事委員會參事室主任,後改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長,兼國民黨黨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又兼中央調查統計局局長;7月,再任三民主主義青年團幹事會常務幹事,兼代中央團部書記長,1939年朱家驊調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期間主持中德合作直到德國與日本同盟。1940年9月,代理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後任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校長、考試院副院長;1944年回任教育部部長,抗戰結束後奉派為聯合國教育文化會議首席代表。
1947年4月,朱家驊兼任國防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免教育部部長職。1948年5月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教育部部長,1949年,撤往廣州任行政院副院長。未幾赴臺,任總統府資政。1963年1月3日病逝。
Top
中外雜誌 29
‧
中大滄桑
中外雜誌 48
‧
六十年來的中國(十一)
中外雜誌 49
‧
記朱家驊先生
中外雜誌 52
‧
我在中大
中外雜誌 54
‧
朱家驊先生戰後杭州遊
中外雜誌 55
‧
現代徐霞客──丁文江(四)
中外雜誌 64
‧
為維護歷史教育而奮鬥
中外雜誌 66
‧
深仁我有終身感-朱騮先先生八十冥誕日作
中外雜誌 94
‧
我的求學過程─鑑秋意往之一
中外雜誌 95
‧
戴傳賢的一生(四)
中外雜誌 98
‧
戴季陶先生與中山大學
中外雜誌 104
‧
學生生活的回憶
中外雜誌 106
‧
郭廷以與近代史學風
中外雜誌 111
‧
梅光迪段錫朋熊育錫-當代教育先進傳之四
中外雜誌 116
‧
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
‧
粵海舊聞錄(十一)
中外雜誌 118
‧
懷念張默君女士
中外雜誌 120
‧
追憶白崇禧將軍
中外雜誌 132
‧
三十年前的杭州舊報
‧
追懷碩學豐功的王亮老
中外雜誌 133
‧
抗日情報戰(十五)-戴笠將軍和他的同志
中外雜誌 139
‧
于右任外交軼聞
‧
組閣護憲回憶
中外雜誌 140
‧
紀念蔡元培老師
中外雜誌 141
‧
海內海外一條心
中外雜誌 147
‧
白崇禧別傳(四)
中外雜誌 152
‧
憶念胡適博士
中外雜誌 166
‧
蔣碧微生死戀(二十)
中外雜誌 167
‧
鄭通與台灣教育
中外雜誌 170
‧
在驚濤駭浪中的一年-服務中央宣傳部回憶
中外雜誌 191
‧
八十述略(二)
‧
傳奇人物李建興
‧
諜海風雲憶當年(下)
中外雜誌 192
‧
廣州.重慶.成都.臺北-追隨鄭彥棻先生的一段回憶
中外雜誌 193
‧
陳布雷的風範
‧
難忘的長官 朱家驊與吳鐵城
中外雜誌 194
‧
抗戰時期的中央研究院-紀念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五周年
‧
金陵十載(上)
‧
懷念戴傳賢先生
中外雜誌 195
‧
東北大學六十年
中外雜誌 196
‧
力行社內幕傳真(二)
中外雜誌 198
‧
青年軍史話-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中外雜誌 200
‧
拾夢抒懷記(一)
‧
賴景瑚傳
中外雜誌 202
‧
胡適二三事
中外雜誌 203
‧
戴運軌對國家科學教育的貢獻
中外雜誌 215
‧
丁惟汾傳
中外雜誌 220
‧
襟江枕海的中央大學
中外雜誌 223
‧
六十年落花夢-讀方鼎英「我在黃埔的經歷」有感
中外雜誌 226
‧
徐柏園的豪情
中外雜誌 227
‧
王世杰武漢大學與我(上)
中外雜誌 229
‧
謎中謎 刺汪案的始末(一)-孫鳳鳴刺汪精衛的真象
中外雜誌 230
‧
鄭通和盡瘁教育六十年
中外雜誌 231
‧
蔣公的身教與言教
‧
競選中央民意代表回憶
中外雜誌 234
‧
憶說朱家驊
中外雜誌 246
‧
胡適之書信一束(上)
中外雜誌 247
‧
我的大學生活(五)-柏溪.沙坪霸之戀
‧
臺灣工業發達之父:尹仲容死而未已(上)
中外雜誌 248
‧
臺灣工業發展之父:尹仲容死而未已(下)
中外雜誌 254
‧
少年遊(四)
中外雜誌 256
‧
梅貽琦傳稿(四)
中外雜誌 257
‧
梅貽琦傳稿(五﹚
中外雜誌 259
‧
受訓、從政小故事(上)-七省主席幕中記之六
中外雜誌 261
‧
怪力亂神一束-夢兆與籤卜奇談
‧
參考高考心得
‧
張壽賢軼事
中外雜誌 266
‧
傳賢精神永在-戴季陶學術思想言行對國家的貢獻
中外雜誌 268
‧
東南大學滄桑-由兩江師範到中大
中外雜誌 285
‧
朱家驊對教育的貢獻(上﹚
中外雜誌 287
‧
菩薩心腸:大好人郭驥(上)
中外雜誌 291
‧
奇葩綻開烽煙中:羅家倫在中大
中外雜誌 300
‧
春風樓上沐春風
中外雜誌 301
‧
朱家驊的事跡
中外雜誌 304
‧
江澤民發跡記
中外雜誌 305
‧
沈士遠的風範
‧
感懷師恩杭立武
中外雜誌 308
‧
外交圈裡五十年(一)
‧
白崇禧與二二八事件
中外雜誌 314
‧
吳鑄人回憶錄(一)
中外雜誌 321
‧
長相憶‧永難忘 懷念胞兄周書楷
中外雜誌 330
‧
徐悲鴻新傳(三)
中外雜誌 334
‧
服務交通五十年之六:京滬路上海總站長
中外雜誌 341
‧
學海風雲錄 張其昀.胡適.歷史學會
中外雜誌 344
‧
陳樹曦回憶錄之十 再攀人生新高峯 調離省府轉進中央
中外雜誌 349
‧
融教、學、用於一體:會計學大師朱國璋
中外雜誌 354
‧
中外名人傳(十八)
‧
畫壇怪傑漙儒
中外雜誌 357
‧
歷史公案關係人 章孝嚴的義父母 潘宜之夫婦
中外雜誌 358
‧
中外名人傳(二十一)
‧
經典人物羅家倫
中外雜誌 363
‧
世界歷史悠久的大學:南庸薪火不息
中外雜誌 372
‧
胡適的情與義(一)
中外雜誌 387
‧
中外名人傳(五十)
中外雜誌 388
‧
抗戰勝利後.學潮紛擾時 教長朱家驊北巡記
中外雜誌 400
‧
高瞻遠矚洞燭機先 愛國學人朱家驊
中外雜誌 402
‧
深謀遠慮奠磐基 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一)
中外雜誌 403
‧
深謀遠慮奠磐基 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二)
中外雜誌 405
‧
深謀遠慮奠磐基 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續完)
中外雜誌 417
‧
國共和談過招史話(三)
中外雜誌 419
‧
中外名人傳(八十二)
中外雜誌 422
‧
吳國楨與周恩來
‧
師徒先後長中大 精通文史哲的數學家周鴻經
中外雜誌 444
‧
苦命鴛鴦 梁思成與林徽音因抗戰復原前後(下)
中外雜誌 455
‧
擁護蔣介石委員長抗戰到底 南僑奇人陳嘉庚(七)
中外雜誌 456
‧
訪延安後及陳儀禍閩事與蔣介石翻臉 南僑奇人陳嘉庚(八)
中外雜誌 459
‧
中外名人傳(一一六)
中外雜誌 468
‧
楊樹人教授的處世風範
東方雜誌 450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480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481
‧
時事日誌─接第二十九卷第三號─
‧
商務印書館被燬紀略
東方雜誌 484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485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05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17
‧
風靡全國之新生活運動
東方雜誌 519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58
‧
記一中全會
東方雜誌 570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625
‧
現代史料-國聯議決援用盟約第十七條
東方雜誌 792
‧
三中全會開幕
東方雜誌 794
‧
國民政府改組完成
東方雜誌 797
‧
參政會第四屆第三次大會閉幕
東方雜誌 810
‧
現代史料─新閣施政方針
東方雜誌復刊 867
‧
六九自述
東方雜誌復刊 920
‧
北伐以來浙江歷任省政人事及其措施
東方雜誌復刊 961
‧
清才雅識一書生
東方雜誌復刊 974
‧
中央研究院的回顧與前瞻
東方雜誌復刊 1070
‧
蔣復璁與圖書館事業(七)
東方雜誌復刊 1073
‧
蔣復璁與圖書館事業(十)
Top
書名:
月是故鄉明
‧
金陵問學記
書名:
傳記精華 第一集
‧
現代徐霞客──丁文江
書名:
傳記精華 第四集
‧
記朱家驊先生
書名:
戴笠和他的同志
‧
王孔安萬里狀行
書名:
蔣復璁先生傳記
‧
附錄二 憶姊-為蔣慰堂夫人孫家宜女士百歲冥誕而作
‧
附錄四 蔣復璁先生年表
‧
第一輯 家世.足跡.貢獻 第一章 家史求學
‧
第一輯 家世.足跡.貢獻 第二章 中央圖書館的創建與管理
‧
第一輯 家世.足跡.貢獻 第四章 在台時期的文化成就
‧
第二輯 追憶.紀念.感懷 懷念蔣慰堂先生-擇記往事幾則
‧
跋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