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楊森
楊森 1884-1977
楊森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生日
1884年02月20日
卒日
1977年05月15日
籍貫
四川省廣安縣
組織
川軍(速成系)
學歷
四川陸軍速成學堂
相關事件
楊森,原名淑澤,又名伯堅,字子惠,四川廣安人,中華民國軍事人物。

楊森祖籍湖南衡陽,幼年就讀廣安紫荇書院,後入順慶府聯合中學堂,1904年畢業後轉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在校期間加入同盟會。1908年楊森畢業,加入陸軍第十七鎮第六十五標任排長、隊官。民國成立後,楊森被編入任四川陸軍第一師擔任營長,後轉任第三師軍士隊教育長,不久又改投王陵基部。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楊森在王陵基部擔任營長,為黔軍所俘虜,遂加入黔軍黃毓成部,後隨黃改編為滇軍。

護國戰爭開始後,楊森轉入護國軍第一軍第二梯團趙又新部擔任參謀,兼敘府城防司令,後任靖國軍第二軍謀處長、第四混成團團長、瀘州清鄉司令等。1920年,楊森響應「川人治川」口號,宣布脫離滇軍,加入川軍,任第二師第一混成旅旅長對抗滇軍,後升為第九師師長。1921年,楊森升為第二軍軍長,駐防重慶,並與劉湘聯手抗擊廣州政府支持的熊克武部。1923年,楊森接受吳佩孚的改編,任陸軍第十六師師長,並晉升中將,授將軍府森威將軍稱號;次年又晉升上將,並在劉湘、袁祖銘支持下出任四川省長,駐成都。1925年,楊森在吳佩孚援助下開始整編川軍各派系,受到一致的抵抗,遭劉文輝、劉湘等人擊敗,撤往漢口投奔吳佩孚,透過吳的支持與川軍內訌,又重回四川並與劉湘聯手擊敗袁祖銘,復任四川省長。

1926年,吳佩孚遭國民革命軍擊後,楊森亦改投國民政府,任第二十軍軍長兼川鄂邊防司令、第五路前敵總指揮等,期間曾因庇護逃亡中的吳佩孚而遭免職,後又出任第一集團軍左翼總指揮。1931年楊森出任四川省政府委員,負責剿滅省內的中共游擊隊,並整編地方武力。抗戰開始後,楊森任第六軍團軍團長,率部參與淞滬會戰;後調為第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等,1945年出任貴州省主席。

戰後,楊森於1948年出任重慶市長兼重慶綏靖公署主任,次年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重慶衛戍總司令、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主任,但國軍隨即潰敗,楊森亦轉往臺灣,任國策顧問,並於1952年退伍。楊森晚年出任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中國奧委會主席等。1977年5月15日,楊森病逝於臺北。著有《九十憶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