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年表
年表
西元年份
民國年份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民國33年
民國34年
民國35年
民國36年
民國37年
時間
1946 ~ 2016
事件
玫瑰古蹟
簡介
簡介: 台灣舞蹈搖籃地「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是台灣舞蹈先驅蔡瑞月舞蹈教學、演出、國際交流活動的重要基地,浴火重生的「蔡瑞月舞蹈研究社」,以「玫瑰古蹟」為喻,呼應蔡瑞月女士的創作「牢獄與玫瑰」——在困境、苦難中仍不滅的愛。 背景: 1921年,蔡瑞…
相關人物
蔡瑞月、
雷石榆
、雷大鵬、石井漠、石井綠、康寧漢、馬莎‧葛蘭姆、伊莉莎白‧陶曼、彭明敏、陳彩雪、王明毅
時間
1946年01月10日 ~ 1946年01月31日
事件
政治協商會議
簡介
簡介: 政治協商會議,指的是1945年至1946年,為了整頓抗戰後國內各項事務,和平解決國共爭端,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以及其他民主黨派(民盟、青年黨、民社黨等)決定召開會議,共商國是。 由於國共內戰緊繃,原定1945年11月召開的會議,推遲到1946年1月1…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周恩來
、
張群
、
張君勱
、
曾琦
、
王雲五
、
莫德惠
時間
1946年01月16日 ~ 1946年01月19日
事件
滄白堂事件
簡介
簡介: 「滄白堂事件」是因為國民黨特務蓄意破壞重慶政治協商會議而引發的流血事件。 背景: 滄白堂,即楊滄白先生紀念堂,原址位於今重慶市滄白路71號。 1942年8月,辛亥革命先驅楊庶堪(字滄白)在重慶南岸逝世,葬禮由蔣中正主祭,國民政府政要張群等人…
相關人物
楊滄白、
蔣中正
、
張群
、胡厥文、
章乃器
、徐崇林、
章伯鈞
、
羅隆基
、李燭塵、
郭沫若
、
張東蓀
、
梁漱溟
、
王若飛
、李學民、
黃炎培
、
李公樸
、施復亮、李德全、祝公健、
周恩來
、
董必武
、
邵力子
、
孫科
、
沈鈞儒
、胡子昂、劉野樵
時間
1946年02月03日
事件
通化事件
簡介
簡介: 「通化事件」亦稱「二、三事件」,抗日戰爭結束後,萬餘名舊日本軍人在東北進行的武裝暴動。 背景: 通化市地處中國東北的東南邊陲長白山區,南部以鴨綠江與朝鮮為界,北部與松遼平原相連,這裡煤、鐵、森林資源豐富,工業發達,交通便利,也是東北…
相關人物
蔣中正
、李光忱、孫耕堯、藤田實彥、沈殿鎧、吳溉之、蔣亞泉、周洪漢、夏駿青
時間
1946年02月10日
事件
較場口事件
簡介
簡介: 較場口事件,指在重慶較場口舉行的「陪都各界慶祝政治協商會議成功大會」的暴力流血事件。 背景: 1945年10月10日,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經過會談,簽定了《雙十協定》,其中規定要召開各團體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協商…
相關人物
周恩來
、
郭沫若
、
沈鈞儒
、
羅隆基
、
馬寅初
、
李公樸
、施復亮、
章乃器
、李德全、吳人初、譚澤森、劉野樵、周德侯、龐儀山、
陶行知
、
王若飛
、
馮玉祥
、
張君勱
、
蔣中正
、
吳鐵城
、朱學範、
董必武
、
鄧穎超
時間
1946年02月16日 ~ 1946年02月19日
事件
沙嶺戰役
簡介
簡介: 沙嶺戰役是北民主聯軍與國民黨軍隊於沙嶺村展開的一次戰役,沙嶺戰役歷時兩晝三夜,東北民主聯軍傷亡2157人,國民黨軍傷亡674名。 背景: 日軍投降後,蘇軍接管了東北。當時,除了東北抗聯教導旅1000多人隨同蘇軍進入東北外,此前國共兩黨在東北都…
相關人物
毛澤東
、
蔣中正
、曾克林、吳克華、彭嘉慶、
杜聿明
、肖華、羅英
時間
1946年02月16日 ~ 1946年02月27日
事件
反蘇運動
簡介
簡介: 1946年春的反蘇運動,指的是當年2月因國民政府官員張莘夫前往東北接收撫順煤礦時,因被蘇聯保護的東北民主聯軍殺害,而導致的中國學生抗議蘇聯侵犯中國主權而進行的一系列遊行示威活動,遊行在短時間內擴及全中國各大城市,包括重慶、南京、上海、青…
相關人物
張莘夫
、
蔣中正
時間
1946年02月25日 ~ 1946年02月25日
事件
整軍方案
簡介
簡介: 整軍方案是1946年2月25日國民政府代表張治中、中共代表周恩來,在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的調停下達成的部隊整編方案,協議將中共軍隊整編為中華民國國軍的一部分。 該協定是繼政治協商會議之後國共兩黨為貫徹政協軍隊國家化決議而達成的又一重大成果。該…
相關人物
張治中
、
周恩來
、
馬歇爾
時間
1946年03月 ~ 1983年06月30日
事件
嘉義媽祖婆
簡介
簡介: 許世賢出生於台南的書香世家,第二高女畢業後,東渡日本,進入東京女子醫專。1933年,和嘉義醫師張進通結婚,婚後兩人同入九州帝大深造。1939年6月通過論文,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醫學博士。1946年3月,首次當選市參議員,開始了長達四十年為民請願、守…
相關人物
許世賢
、張進通、張文英、張博雅、陳澄波、李茂松
時間
1946年03月09日
事件
暗殺李兆麟
簡介
簡介: 李兆麟,遼寧遼陽人,歷任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委員、滿洲省委軍委書記、北滿抗聯總政治部主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政治部主任、中共北滿省委常委、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等職。 軍統局濱江組是一夥專搞暗殺活動的組織;李兆麟、馬亮、周維斌、張觀等…
相關人物
李兆麟、金伯文、馬亮、周維斌、張觀、張渤生、何士英、閻鐘章、孫格玲、高喜元、閻力為、杜忠忱、高慶三、孟慶雲、劉文升、馬建胤、劉希賢、劉明晨、李中士、李桂林、唐景陽、於凱、余秀豪
時間
1946年03月17日 ~ 1946年03月26日
事件
戴笠空難
簡介
簡介: 戴笠乘專機由青島飛往南京時,因南京上空烏雲密佈、雷電交加,不得已轉飛上海,但這時上海的天氣也不適合飛機降落,只能改飛徐州降落,途中在南京西郊的岱山失事身亡。 背景: 堅決反共的戴笠在抗日戰爭中立下卓著功勳,由於其行蹤不定、神出鬼沒,…
相關人物
戴笠
、蔣介石、馬漢三、劉玉珠
時間
1946年03月17日 ~ 1946年03月17日
事件
戴笠之死
簡介
簡介: 1946年3月17日,主掌國民政府軍統局的情報頭子戴笠,乘專機由青島飛往南京時,因南京上空烏雲密布、雷電交加,不得已轉飛上海,但這時上海的天氣也不適合飛機降落,只能改飛徐州降落,途中在南京西郊的岱山失事身亡。 戴笠身亡引發國共朝野極大的震撼…
相關人物
戴笠
、
毛人鳳
、
蔣中正
時間
1946年03月27日 ~ 1946年03月27日
事件
東北停戰協議
簡介
簡介: 對於東北的停戰與接收問題,三人會議於1946年3月11日開始討論,國民政府代表張治中、中共代表周恩來、美國代表馬歇爾。馬歇爾提出「關於派遣執行小組赴東北授予執行部命令草案」,其中「政府軍有權佔領恢復中國東北主權」,周恩來認為國軍可藉口佔領…
相關人物
張治中
、
周恩來
時間
1946年03月31日 ~ 1946年05月06日
事件
本溪保衛戰
簡介
簡介: 本溪保衛戰,亦稱本溪戰役,第三次國共內戰中四平保衛戰的一部分,是東北民主聯軍在遼寧省抗擊國民黨軍進攻的一次防禦戰役。 背景: 1946 年1月初,國共兩黨簽訂了停戰協定。然而,墨跡未乾,蔣中正就大舉向東北增兵,進攻東北民主聯軍。蔣中正同時…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劉翰東
、
林彪
、程世才、羅舜初、
毛澤東
、
熊式輝
、
杜聿明
、
彭真
、
陳明仁
、
鄭洞國
、
楊國夫
時間
1946年04月04日 ~ 1946年05月18日
事件
四平街會戰
簡介
簡介: 四平街會戰,中共方面稱為四平保衛戰,是指1946年4月至5月,在國共內戰中,由中共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在遼北省(今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各一部)四平街,抗擊東北國軍進攻的一次防禦戰役。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時,國軍主力部隊多位居西南,…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杜聿明
、
林彪
、
彭真
、
毛澤東
、
周恩來
、
孫立人
、
白崇禧
時間
1946年04月14日 ~ 1946年04月18日
事件
1946年長春戰役
簡介
簡介: 1946年長春進攻戰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第一次攻克長春之戰,時間為該年4月14日至18日。當時隸屬於中共的東北民主聯軍,向據守長春的國民政府東北保安第二總隊(即原偽滿州國的鐵心部隊)、東北保安第四總隊、吉林省保安大隊等部發起攻擊。 經過…
相關人物
周保中
、
熊式輝
、
陳光
、
彭真
時間
1946年04月16日 ~ 1946年04月16日
事件
布袋事件
簡介
簡介: 布袋事件,1946年4月在舊台南縣布袋嘴(位於今嘉義縣布袋鎮),因為當地防疫管制糾紛而引發警察開槍傷人的一起警民衝突。是國民政府統治台灣初期所發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之一,與同年發生的新營事件、員林事件,並稱1946年三大社會事件,也被稱為是…
相關人物
時間
1946年04月25日 ~ 1946年05月28日
事件
綁架榮德生
簡介
簡介: 抗戰勝利後,上海實業家榮德生光天化日在上海市區遭到綁架,被勒索款項達百萬美元,這樁「綁票奇案」轟動上海灘,全國輿論譁然。 背景: 榮德生,江蘇無錫人,與其兄榮宗敬早年在錢莊當學徒,幾年的錢莊學業生涯,使榮氏兄弟在創業道路上邁出了第一…
相關人物
榮德生、
榮宗敬
、榮一心、唐熊源、
蔣中正
、
毛森
、榮爾仁、吳昆生、陳品三、詹榮培、吳志剛、
湯恩伯
、顧鼎吉、宓勉群、
王公遐
、來連生、黃錦堂、駱文慶、袁仲書、黃阿寶
時間
1946年04月29日 ~ 1948年11月04日
事件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簡介
簡介: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英語: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 the Far East;日語:極東国際軍事裁判)又稱東京國際軍事法庭、東京審判、東京大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設在日本東京,以審判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戰犯。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的戰犯…
相關人物
東條英機、
板垣征四郎
、木村兵太郎、
土肥原賢二
、廣田弘毅、
松井石根
、
武藤章
、
梅汝璈
、永野修身、松岡洋右
時間
1946年05月07日 ~ 1946年12月25日
事件
葫蘆島日僑遣返
簡介
簡介: 葫蘆島日僑大遣返是指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在葫蘆島將滯留中國境內的日籍人士和日軍遣返回日本。 20世紀初,日本國策移民之下,東北日僑人數迅速增長。中國在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至1948年,國民政府將東北地區大部分日僑與侵華日軍俘虜集中進…
相關人物
張群
、
周恩來
、
馬歇爾
時間
1946年06月04日 ~ 1946年06月11日
事件
玉樹兵變
簡介
簡介: 玉樹兵變,是在1946年端午節深夜,西北軍閥馬步芳在青海玉樹的軍隊中,因剋扣軍餉及虐待士兵問題而爆發的一場兵變。 馬家軍駐青海的三連連長馬如海、團部副官馬金龍,因官兵月餉被剋扣,加上部屬遭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馬正魁扣押並毒打,其前往說情…
相關人物
馬步芳
時間
1946年06月22日 ~ 1946年11月16日
事件
膠濟路沿線戰役
簡介
簡介: 膠濟路戰役是1946年6月至1947年1月,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國軍部隊為控制膠濟鐵路鐵路路段及沿線重要城市,與解放軍發生的一場戰役。 1946年6月下旬,國民政府第二綏靖區所屬5個軍15個師約12萬人,分由青島、濟南對進,並在濰縣居中策應,企圖在半個…
相關人物
王耀武
、
李彌
、
李仙洲
、
白崇禧
、
顧祝同
、
蔣中正
、
陳毅
時間
1946年06月23日 ~ 1946年06月23日
事件
下關事件
簡介
簡介: 下關事件是中國國民黨南京市黨部及中統局,於1946年6月23日在南京下關站,針對自上海赴南京呼籲停止內戰的11人請願團進行毆打而造成的流血事件。 6月23日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赴南京請願,中統局局長葉秀峰即遵照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吳鐵城下達…
相關人物
馬敘倫
、
陶行知
、
田漢
、
吳晗
、
沙千里
、
吳鐵城
時間
1946年06月26日 ~ 1950年06月
事件
第二次國共內戰
簡介
簡介: 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50年)是指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為中國國家體制與前途爆發的內戰。1946年6月26日戰爭全面爆發,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控制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並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及中國國民黨則…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毛澤東
、
朱德
、
林彪
、
粟裕
、
顧祝同
、
胡璉
、
傅作義
、
杜聿明
、
白崇禧
、
李宗仁
時間
1946年06月26日 ~ 1946年09月
事件
中原突圍
簡介
簡介: 中原突圍是1946年第二次國共內戰初期的一場戰役。其結果是被包圍的5萬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成功擺脫了30餘萬國民政府軍的圍剿。中國共產黨認為是役為第二次國共內戰全面爆發的標誌。 1946年6月,國軍調集了20多個師,加緊包圍和蠶食中原解放區,並先後占…
相關人物
劉峙
、
胡宗南
、
程潛
、
李先念
、
王震
時間
1946年07月11日 ~ 1946年07月15日
事件
李聞慘案
簡介
簡介: 李公樸,中國社會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的發起人和領導人之一;聞一多,詩人、學者、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者。他們都是著名的大學教授,因積極發起呼籲和平的“萬人簽名運動”,而在五天之內前後遭到殺害。 背景: 從1943年起,重慶、桂林和昆明這三大…
相關人物
李公樸
、
聞一多
、
龍雲
、
蔣中正
、
梁漱溟
、
章伯鈞
、
羅隆基
、
儲安平
、
毛澤東
、
費正清
、
郭沫若
、楚圖南、
潘光旦
、潘大逵、
費孝通
、方仲伯、張曼筠、湯時亮、李文山、聞立鶴、
唐縱
、勞森、
龔少俠
、
霍揆彰
時間
1946年07月13日 ~ 1946年09月01日
事件
同蒲戰役
簡介
簡介: 同蒲戰役發生於1946年7月13日,於1946年9月結束。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由中共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與國民政府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在山西省同蒲鐵路靈古至聞喜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 當時第2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部為對付人民解放軍晉綏軍區…
相關人物
陳賡
、
胡宗南
、
閻錫山
、
毛澤東
時間
1946年07月13日 ~ 1946年08月31日
事件
蘇中戰役
簡介
簡介: 蘇中戰役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戰略防禦階段初期,利用國軍注意力集中在圍堵中原突圍,華中野戰軍在江蘇中部地區反擊國軍進攻而連續進行的七次作戰的總稱,因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又稱其為蘇中「七戰七捷」。 蘇中戰役,是第二…
相關人物
李默庵
、
粟裕
、
王鐵漢
、
譚震林
時間
1946年07月19日 ~ 2014年04月24日
事件
中威船案
簡介
簡介: 中威船案,是指上世紀30年代,‘中國船王’陳順通將兩艘輪船借給一家日本公司,輪船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沉沒,抗戰勝利後,陳順通請求國民政府向日方索賠,開啟長達70年的四代人接力訴訟。 背景: 1930年,浙江鄞縣人陳順通向張靜江提交辭呈,辭去輪船…
相關人物
陳順通、
張靜江
、陳洽群、陳震、陳春、陳乾康
時間
1946年07月30日 ~ 1946年08月03日
事件
海安防禦戰
簡介
簡介: 「海安防禦戰」又稱「海安戰鬥」,屬於「蘇中戰役」的一部分。 背景: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後,國民黨軍以58個旅約46萬人的兵力,向華東解放區發動進攻,其中,蘇中解放區是主要方向之一。第一綏靖區李默庵指揮5個整編師15個旅約12萬人,企圖首…
相關人物
李默庵
、
粟裕
、
毛澤東
、
譚震林
、
蔣中正
、
陳誠
、張鼎丞、
鄧子恢
、
曾山
、
成鈞
時間
1946年07月31日 ~ 1946年09月16日
事件
大同集寧戰役
簡介
簡介: 大同集寧戰役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中的一場戰役。1946年7月至9月間,聶榮臻和賀龍指揮晉察冀軍區和晉綏軍區部隊,在山西省大同和綏遠省(今內蒙古自治區一部)集寧地區對國軍傅作義部的攻城打援作戰。由於聶、賀指揮失當,解放軍不但沒有取得原定目標,還…
相關人物
傅作義
、
閻錫山
、
楚溪春
、
聶榮臻
、
賀龍
、
張宗遜
、
羅瑞卿
、
梁漱溟
、李世傑
時間
1946年08月 ~ 1946年10月
事件
台灣光復致敬團
簡介
簡介: 台灣光復致敬團成立於1946年8月,乃是由台灣仕紳組成,前往中國大陸與國民政府溝通的民間團體,其主要目的除了對國民政府將其台灣重新收為中國領土表示感謝之意,亦有溝通兩岸政情的作用。 1946年8月,台灣知名人士丘念台倡議由台灣當地仕紳數名組團…
相關人物
林獻堂
、
葉榮鐘
、
丘念台
時間
1946年08月 ~ 1952年12月
事件
中共台灣工委
簡介
簡介: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簡稱省工委,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省級組織。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成立後,即陸續在新竹、台南、嘉義、高雄等地成立工委會與支部,希望能推翻國民黨主政的台灣當局。 1949年10月,蔡孝幹領導的中…
相關人物
時間
1946年08月11日 ~ 1946年09月
事件
新營事件
簡介
簡介: 新營事件,1946年於臺南縣新營鎮所發生一起因警方為了執行防疫工作而開槍傷人的事件。為國民政府統治台灣初期所發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之一,與同年發生的布袋事件、員林事件,並稱1946年三大社會事件。 1946年農曆7月15日中元節。在台南縣政府所在…
相關人物
時間
1946年08月21日 ~ 1946年09月22日
事件
兩淮保衛戰
簡介
簡介: 兩淮保衛戰為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軍和中國共產黨部隊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初期,為爭奪當時江蘇省北部兩座重要的縣城淮陰、淮安而展開的戰鬥。結果國民政府獲勝。 1946年7月,張靈甫率領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在南京誓師,之後被調至蘇北前線,向蘇北新四軍進攻…
相關人物
張靈甫
、
陳毅
、
粟裕
、
李延年
時間
1946年08月28日 ~ 1946年12月02日
事件
上海攤販事件
簡介
簡介: 上海攤販事件是1946年11月30日發生在上海的一次攤販請願示威事件,最後以當局釋放被捕的攤販並道歉告終,有一說該衝突曾造成群眾死傷,但並未獲得證實。 1946年7月上海市政府以設攤有礙市容,妨礙交通為由,命令只准在指定地點設攤,8月28日,1萬5千…
相關人物
吳國楨
、
宣鐵吾
時間
1946年09月01日 ~ 1950年05月
事件
觀察雜誌
簡介
簡介: 《觀察》是一份曾在中國影響巨大的周刊,主編是儲安平,1946年9月1日創刊於上海,該刊物在1940年代成為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最重要論壇,曾被譽為「高級言論刊物」。 1948年12月24日被中華民國政府查封,共出5卷18期。《觀察》是宣傳「第三條道路」…
相關人物
儲安平
、、
胡適
、、、
卞之琳
時間
1946年09月03日 ~ 1946年09月07日
事件
定陶戰役
簡介
簡介: 定陶戰役是第二次國共內戰初期,中共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山東西南部定陶地區對進攻該地區的中華民國國軍進行的一次運動戰役。 1946年8月,中共晉冀魯豫野戰軍進行了出擊隴海路戰役,迫使國軍統帥部從追堵中原軍區突圍部隊的兵力中抽調3個整編…
相關人物
劉峙
、
薛岳
、
劉伯承
、
鄧小平
、
王仲廉
時間
1946年10月 ~ 1947年05月
事件
楊慕琦計劃
簡介
簡介: 楊慕琦計劃(英文:The Young Plan)是指1946年時由香港總督楊慕琦對於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方案,惟最終遭中國共產黨威脅及阻撓等因素而未實現。 1945年,香港日治時期結束,香港被英國接管。香港重光半年以後,香港總督楊慕琦在1946年5月1日重新復任,…
相關人物
楊慕琦
時間
1946年10月08日 ~ 1946年11月02日
事件
第三方面調停
簡介
簡介: 第三方面調停是指1946年10月,中國民主同盟,中國青年黨和無黨派人士等的第三方面為緩和國共兩黨的緊張局勢,制止國共內戰而主動發起的調停活動。調停活動自10月中旬第三方面邀請在上海的周恩來返回南京開始,至制憲國民大會召開而結束,歷時一個多月…
相關人物
周恩來
、
梁漱溟
、
蔣中正
、蔣勻田、
左舜生
、
莫德惠
、
孫科
時間
1946年11月04日
事件
中美商約
簡介
簡介: 《中美商約》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的簡稱,是1946年11月4日,由外交部長王世杰與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簽署該條約。條約共三十條,六十八款,包括通商、航海、設領等內容,約定雙方國民在對方國內享有的各項經濟權利,以及商品進出口之關…
相關人物
王世杰
、
司徒雷登
時間
1946年11月15日 ~ 1946年12月24日
事件
制憲國民大會
簡介
簡介: 制憲國民大會是中華民國政府為了完成制定《中華民國憲法》而召開的會議,會議於1946年11月15日在南京國民大會堂開幕,12月24日三讀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該會議代表由民選和遴選方式產生,其主要參與政黨為中國國民黨,青年黨和民社黨。因中國共產黨和…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洪蘭友
、
雷震
、
吳稚暉
時間
1946年11月22日 ~ 1947年01月01日
事件
呂梁戰役
簡介
簡介: 國共內戰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軍區和晉綏軍區部隊各一部,在山西省西南部呂梁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作戰,亦稱晉西南戰役。 背景: 1946年11月上旬,國民黨軍第1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為集中兵力進攻延安,從晉南抽調2個整編師共4個旅西渡…
相關人物
胡宗南
、
楊澄源
、
彭德懷
、
賀龍
、習仲勳、
陳賡
、李井泉、羅貴波、
王震
、
謝富治
時間
1946年12月05日 ~ 1946年12月05日
事件
1946年新化地震
簡介
簡介: 1946年新化地震,也被稱為1946年台南地震或新化大地震,是指1946年12月5日於台灣時間早上6時47分,在台南縣新化鎮(今台南市新化區)一帶因新化斷層錯動而發生的芮氏規模6.1地震,台灣全島都能感受到搖晃。這場地震也帶走台灣74條人命,在台灣於發生…
相關人物
陳儀
時間
1946年12月17日 ~ 1947年03月27日
事件
臨江戰役
簡介
簡介: 臨江戰役為1946年11月國共內戰期間,中共東北局副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副政委、遼東分局書記、遼東軍區政委陳雲領導長白山區的東北民主聯軍堅守南滿根據地,對國民革命軍進行機動作戰,破壞杜聿明的「先南後北,南攻北守」戰略。 此戰東北共軍共殲國軍…
相關人物
林彪
、
陳雲
、
杜聿明
、
蕭勁光
、
鄭洞國
時間
1946年12月22日 ~ 1947年01月16日
事件
巨金魚戰役
簡介
簡介: 巨金魚戰役發生於1946年,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與國民革命軍在山東省巨野、金鄉、魚台等地區發生的一場著名戰役。 1946年11月28日,國軍鄭州綏靖公署集中主力第5軍等部共9個旅,分由滑縣、安陽地區向濮陽、大名進攻,…
相關人物
劉伯承
、
鄧小平
、
邱清泉
、
王耀武
、
方先覺
、
劉汝明
、
顧祝同
時間
1946年12月24日 ~ 1946年12月24日
事件
沈崇案
簡介
簡介: 1946年12月24日夜,北京大學先修班女生沈崇由王府井走到東長安街時,突然被兩個美國兵架住,他們把沈崇架到東單廣場,沈崇疑似遭到兩名美軍士兵強暴。新聞傳開後,成為當時中共領導反美運動的導火線,鼓動全國學生進行反美示威,並造成當時的中國國民…
相關人物
塞克特
、
法肯豪森
、
孔祥熙
時間
1946年12月25日 ~ 1946年12月25日
事件
黑色聖誕夜空難
簡介
簡介: 黑色聖誕之夜空難,是於1946年12月25日在中國上海發生的三起空難,由於上海夜間大霧能見度不佳,導致中央航空運輸公司48號、中國航空140號及115號客機先後墜毀的事故,被稱作「黑色聖誕之夜」。共造成74人死亡,8人受傷。 根據塔台記載,1946年12月2…
相關人物
回首頁
資料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