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北伐
北伐
時間
1926年07月09日 ~ 1928年12月29日
地點
廣東、湖南、武昌、江西、福建、山東、河北
相關人物
北伐
資料來源:中華網
簡介:

國民革命軍北伐是1926年至1928年間,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為爭奪統治權而向北洋軍閥發動的內戰,因戰場由南向北推進,故常簡稱為「北伐」或「北伐戰爭」。國民革命軍在1926年7月9日從廣東起兵,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但前進至華中時,國民政府內部因對蘇聯與中國共產黨的態度不同而一度分裂,北伐陷於停頓。寧漢復合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上,西北馮玉祥和山西閻錫山也加入,1928年6月攻克北京;奉系首領張作霖從北京撤往東北但遇刺身亡,其子張學良於該年12月29日宣佈服從國民政府,北伐宣告完成,中國進入訓政時期。

國民政府在北伐戰爭中,除了透過直屬的國民革命軍,也吸收中國各地的反北洋勢力,成功將北洋軍閥及其掌控的北洋政府瓦解。北伐結束後,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治全中國、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唯一的代表政權,但實際上國民政府內外仍有不同勢力割據,造成了日後發生中原大戰等一連串內鬥衝突;而戰爭期間與國民政府決裂的中國共產黨開始與國民政府對抗,導致了第一次國共內戰的發生。

背景: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北京袁世凱達成南北議和,由袁世凱取代孫中山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換得清帝遜位。為限制袁世凱,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內閣政體。

1913年,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選舉結束,代表南方革命勢力的國民黨取得議會多數。國民黨幹事長宋教仁在赴北京組閣途中,於上海被暗殺。國民黨指責袁世凱為暗殺主謀,與其勢成水火,發動一系列戰爭反袁及其掌握的北洋政府。

1916年,袁世凱稱帝不遂而死,之後內部分裂,北洋政府形成三股勢力:段祺瑞為首的皖系、曹錕為首的直系和張作霖的奉系。他們為控制北洋政府而多次混戰。1920年,曹錕與段祺瑞爆發直皖戰爭。1922年,發生第一次直奉戰爭。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奉系張作霖擊敗直系吳佩孚。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大總統曹錕,驅逐溥儀,並電邀孫北上共商國是。孫抵達北京前,馮玉祥事先與張作霖商定,邀段祺瑞入北京任「臨時執政」攝行大總統,終止《臨時約法》和取消中華民國初年國會。孫到北京後,宣傳召開民選的國民會議,段祺瑞則主張召開軍政商學實力派組成的善後會議。1925年10月,吳佩孚、孫傳芳指揮直系軍閥於長江流域爭奪北洋政府領導權,向張作霖的奉系軍閥發動反奉戰爭。

南方國民政府方面,1919年,孫將革命勢力改組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代初,孫在蘇聯幫助下,組建黃埔軍校,並與中國共產黨合作。

1925年2月1日,善後會議召開。同月,孫令蔣中正率黃埔軍校師生共三千人攻打陳炯明,鞏固廣東國民政府根據地。7月,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成為國民政府,並設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編黃埔學生軍和轄下各地方部隊為國民革命軍。同時,加大收編南方各省降部,李宗仁、何應欽、譚延闓、程潛、吳鐵城、唐生智等中國近代著名人物,均於此時加入國民政府和中國國民黨。直至1926年7月,國民政府共收編擴充國民革命軍至八個軍,共十萬餘人。

在國民政府北伐之前,當時中國政治和軍事形勢呈現多方格局,除國民政府控制兩廣一帶外,張作霖為首的奉系掌控北洋政府,並轄有華北、東北等地;直系吳佩孚佔據湖南、湖北和河南三省以及河北、陝西部分地區,同時握有京漢鐵路;孫傳芳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控制蘇浙滬贛等地;閻錫山掌握山西。北洋各軍閥彼此爭戰,無力顧及國民政府,為國民革命軍北伐創造契機。